简单聊一下设计理论

作者:头号灵感 时间:23-05-03 阅读数:41人阅读

发布:头号灵感

先说结论:设计理论和方法论不一样!大多数号称为设计理论的书籍其实是设计方法论!

关于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前几天我还专门请教过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本来是我们学校设计理论专业的老师,后来转去做艺术理论研究了。

我问为何不继续做设计理论了?他解释到:”设计专业发展的太快,太新,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也就40年,大多数理论都脱胎于美术学和艺术学。现在做设计理论研究的人大都坐不住,写的文章著作都不像理论,更像是策论!就好像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大家都忙着为发展提方法、建议,沉淀太少。现在设计理论的问题就是缺少具有本质性的、概括性意义的解释即能够有成熟的对设计学科的原理性认识和设计历史的明确书写范式。“

简单来说,设计方法论一般是指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设计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成效极快换言之,方法论就是告诉你设计具体应该如何做,设计的流程应该如何!理论则是实践的统领(当然是好的理论认识——真理)。

设计理论应包含三个方面:

设计史;

设计原理;

设计批评

1.设计历史

主要根据设计的定义,厘清设计发展脉络。克罗齐说:一切问题都是历史问题,了解设计史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当前的设计现状以及设计未来的发展之路。设计史又可以按设计的种类分为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服装设计史、建筑史等等。

推荐几本关于设计史的书,仅仅是我看过的并非权威数目: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国内第一个详细介绍设计史的著作,书籍之厚,版面之大都非国内其他著作可以比拟的。因此,在内容上就非常具体非常详细具体,值得一看!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从石器时代开始介绍设计史的发展,由于篇幅有限,内容介绍不够具体,很多只是匆匆带过

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

南艺的夏老一直是坚持做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工作,因此这本书的资料可以说非常详实,作为了解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参考非常有帮助

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李立新的这本书将设计史的重点放在的论上,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思想对造物的影响,以及古代影响造物流程的种种其他因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奚传绩主编《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

百度百科式的汇编,内容涉及之广,乃其他设计史著作不可及。

袁熙旸《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强烈推荐!对了解中国艺术设计发展有极大帮助,从清末葵卯学制的工艺教育开始讲起到图案——工艺美术,最后到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很有价值。

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

这本书是袁熙旸老师的论文集,论文通俗易懂,观点明确,对设计史的发展、设计史的写法以及设计史观都有介绍!强烈推荐!

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

沃尔夫林的学生,应该是最早开始研究设计史的学者,将设计史从美术史的框架中摘取出来,奠定了以风格为主线的英雄设计史观。

约翰·沃克《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

对设计史的定义和设计的历史有详细解释,对设计史的书写范式也有论述。理论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阿德里安·福蒂《欲求之物》

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设计史的发展,反对佩夫斯纳式的英雄设计史观,认为设计史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因素,该书重点论述了社会因素史如何影响设计发展。

以上所列主要是我看过的部分有关设计史的书籍,故推荐

2.设计原理

设计原理是设计学科最应该讨论的问题,包括设计的概念、内涵及外延、特点、意义等等,目前关于设计原理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大多是从其他学科借用过来一些理论进行设计学阐释。

著作则包含大量出版的《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哲学》、《设计伦理学》、《设计社会学》等等。

还有比较著名的国外的彭妮·斯帕克写的《设计与文化导论》《唯有粉红:审美品味的性别政治学》、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还有国内出版的论文集维克托·马格林主编《设计问题》等等。

3.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其实是设计理论专业的必修课,是基于设计实践作品的批评但又不依从于设计实践,设计批评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设计批评有不同的标准。中国的设计批评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设计界的实践家容不得非实践家发出的一丁点反对声音。但是学习设计理论的人更应该站在理论的高度以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环境发展为核心对设计实践予以评价,换言之,设计批评的学习者应该具有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这一点是设计实践家难以达到的。关于这个问题黄厚石老师和王受之老师有一次争论,这个在我之前的回答中有过介绍,此处不赘述。目前关于设计批评的理论积淀大部分来自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为理论武器对设计领域的作品展开评价和分析。

设计批评的著作集中在伦理方面如安东尼奥·邓恩的《思辨一切》、马特·马尔帕斯的《批判性设计及其语境:历史、理论和实践》、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Jon Kolko的《交互设计沉思录》还有国内柳冠中的相关论著等,都带有明显的伦理导向,提出在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背景下,如何利用设计引起人的反思,比如《思辨一切》中以新技术为手段,预设一种技术发展的可能结果,将其展示给观众,进而直观的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问题。柳冠中一直倡导的“设计事理学”就是将设计作为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拒绝当前设计界的“涂脂抹粉”行为,而要从“理”出发解决世纪问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足请指正

发表评论